日期:2025-08-09 08:33:44
图片
今天我们讲《性命圭旨》,为什么我们要在讲《清静经》的时候穿插讲《性命圭旨》呢?
《清静经》与《道德经》讲的是本体,是本体论,阐述大道是什么?
《清静经》非常言简意赅,全文不到六百字,每个字都是核心,每个字都不离大道,我们修行或者说修真,一定是两个方面,叫“性命双修”。
有的老师称之为性功和命功:
性功:修神、魂、志、灵、静、定
命功:修气、血、精、筋、骨、皮
修行之路上,一方面我们要明真心、见本性,所谓“明心见性”,否则如果学习只围绕着“意”打转,灵明的觉性没有显出来,也就是道家讲的“元神当家、后天识神退位”,那么等于白修。
我们可以借助经典对生命之理、心性之理、对万物运行之理做到理明法透,在知见上要圆满,中华经典对于大道的解读、对于心性的解读往往都是从最高的认知上着手的,让后人直接从“果”上修,什么叫从果上修?首先要明白我们就是大道的化身,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不离道。
图片
所有生命当中出现的一切,都是大道化生的、是大道化显出来的,不符合大道的,一定是会消失,所以立足于生活,我们要开启悟性,从“无明”当中醒来,感受平凡中的“道”。
佛家的至高见地是“如是”,一切本来如是,我们本来就是“佛”,你从来没有离开过你的本性,禅宗就是这样的见第,你本来就是,所以他说“雁过不留痕”,当你看天空的时候,刚刚大雁飞过去了,但是现在它是万里晴空。我们头脑当中或者说我们意识当中,可能有很多颠倒妄想、私心杂念,但是那个不是你的本质,你的本质是什么?是无云的晴空,这是你的本性。
图片
你的生命当中翻云覆雨的那些“象”与“形”都不是你,你的本质就是无云的晴空,这个叫“了性”。
修道,还有一方面就是要修命,这个命,很多人理解为“身体”,所以很多人修真有一点走偏,他拼命去练身体,练各种各样的功法,包括呼吸吐纳,道家有很多养生术,作为延年益寿的一套功夫很好,光练身体是在修命吗?不完全是,它只是狭义的修命,真正的命指的是生命,生命的含义就太广了,我们身体只是生命的很小的一部分,生命包不包含我们的灵性?我们的意识?我们的心?
图片
我们的心灵品质,我们的人格素养,这都在命当中。
我们还经常讲命运,命和运不同,命是更大的层面,人有天命、宿命、阴命等,这个以后再讲。而运呢,人的运会经常变,一时运气好,一时运气不好。
运气这回事往往是自我意识的认知,运气不可能一直好或一直坏,和时空环境有关系,和自己的心态与智慧也有关系。很多人喜欢用术的东西去改运、这都是一时的,改运改不了命、改命却可以改运。还是要从根本处下手。关于“命”与“运”找时间我们详细剖析一下。
起码我们要明白大家经常讲环境造就人,但是当我们的心性足够坚定的时候,那就是心性造就人。
生命的范围是一个很大的范畴,身体只是太小的一部分,它包括心性、意识、灵性,再具体一点心灵品质、人格素养、道德水平,当然也包含着我们的身体,身体好坏,是不是健康,是不是阴阳平衡,这些都属于命。
图片
我们不要理解“修命”就是练一些功法、功夫,一些功夫也很好,能强身健体,延年益寿,而且练功的时候可以让我们很好的收摄身心,这个叫动中静,这个很好,但是修命并不是只练功法。
真正的生命是谁给你的?是大道,是先天一炁,我们都是一炁的化现,讲《清静经》的时候把这一块已经讲得很细致很透彻了。
怎么修命?你肯定是要得先天一炁。我们进入到后天,虽然体内也有一炁(那是老天给的元炁),当我们进入到后天意识心的时候,你会有欲望、习气,不良的秉性,我们会陷入到人性与人欲当中,可能我们就没有再得先天一炁了,或者得的很少,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一直在损耗,比如说天天都让你干活,不给你吃东西,你是不是一直都在消耗能量?
图片
我们在后天的世界里面,怎么得先天一炁?《清静经》讲得很清楚了——清静。你真正回归到清静的本性当中,你自然就会得先天一炁。
所以说修命是什么?根本上是重新得先天一炁,重新把消耗掉的那些元气再补充上,补充好了之后,你会觉得精气神很饱满,精气神也属于修命的一部分,你精气神越来越充足,久而久之你能启动胎息、元精发动,继而“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、练虚入道”,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,这个叫修命,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。
图片
《性命圭旨》里面分为元、亨、利、贞四个章节,其实都在讲性命之学,所以为什么它叫《性命圭旨》?就是修性命之学当中,它是可以奉为圭臬的、它是宗旨、它是主要的内容,它是在性命之学的学问当中,大家可以把它奉为圭臬的。
所以说《性命圭旨》这个标题起得很自信,性命之学当中它是很权威的,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非常高的解读和解释,它是大家可以奉为宗旨的东西。
讲《清静经》的时候结合《性命圭旨》,让大家对大道的理解、对我们生命的认知能形成一个阴阳,一方面《清静经》它是讲本体性的内容,他在讲大道什么,人的本性是什么?是清静,何为清何为静?我们都很详细的讲到了。
图片
另外一方面人都想学以致用,学完了之后怎么去运用?
比如我明白了“人能常清静、天地悉皆归”,也就是说我能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,“天地都能归于我”——归于我是我与天地合上拍,都在大道的运转当中,顺应自然之道,一切不求自来……我明白这些道理之后,我还想有一定的应用,起码我的身体很健康,我的精气神都能修上来,达到精满、气足、神旺的状态。
大道给我们的启发和指引,我们都想有一些实际的应用,其实当我们真正能做到神旺气也很足时,你有很强大的气场,你做事情当然是事半而功倍,一切“象”其实从我们的“气”当中示现出来的……
图片
你生命当中的一切怎么化现的?有气就有场,你的场能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、什么样的世界,你就身处在这样的世界当中。
再往前追溯当然就是你的心性,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讲本体性的东西,要讲《清静经》,要讲《道德经》,要读大乘经典《金刚经》、《心经》要读《楞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这些经,因为他讲的本体,本性,讲的本质。
我们讲《清静清》的时候结合《性命圭旨》,包括后面我们还会跟大家分享《周易参同契》、《悟真篇》,因为他们讲的性命的功夫,结合先天一炁,我们会知道什么是生命的本源,怎么重新获得这个本源的能量?
先天一炁在自然界当中怎么周流不息呢?通过什么我们可以感受它的运行?比如说四季的流转,比如说一天的十二时辰。
图片
每一天子午流注有十二时辰二十四个小时,在每一个时辰当中我们有不同的经络当令,这都是先天一炁在自然界当中的流转体现在我们身体当中的呈现,因为人体是小宇宙,先天一炁在自然的世界当中它是运动的,它不是停止的,它是周流呼吸的,我们身体当中先天一炁也是在运转的,怎么运转?
子午流注就是能量的运行,为什么说早上不要睡懒觉,过了寅时到卯时的时候你要起床,因为你要排泄,你身体的毒素要排出去了,接下来你要吃早餐,胃经当令的时候要吃早餐,大肠经当令的时候你就排毒?这个是一炁的运转,是什么让经络当令?是一炁。
为什么讲道的时候谈到佛,因为三教一体,《性命圭旨》,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讲三教一体,三教是合一的。
儒释道本来讲的是同一件事,关于本体性的描述是一回事,只不过它描述的方式可能不一样。所以说我们不要把他们分离开,分开来学。不要觉得“我是修道的,我是修佛的”,从本质来讲,他们讲的其实都是真理,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,讲的都是我们的心性,围绕着心性之学展开的,讲的都是无我、无为、无执。
图片
这些经典穿插在一起学,也是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的核心,大家不要去执着于哪一个宗派,所有的学问都可以通,最后你会发现自己适合哪一个门道、你适合哪一路学问,你自己选择。通过修道可以悟道,通过佛学也可以悟道,走儒家的路线你照样可以悟道。
儒家的起源是《易经》,易为群经之首,万经之源,它是智慧之海,所以走任何一个路线你都可以悟道。
《性命圭旨》开篇就是一个“三圣图”,三位圣人的合一之图,他阐明的一个要旨是什么?三教合一。我们的学习也不要偏狭于哪一个方面,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,我们要有一个接纳的心态。
《清静经》讲述过程当中跟大家讲讲《性命圭旨》,再讲一讲《周易参同契》、《悟真篇》这些丹道的经典,后人很多修道的都离不开这些经典,然后我们多在一起交流分享一下,那么大家对于清静的理解、对于大道的理解、对于先天一炁的理解就会更深刻,就像我们平时学东西,你学了就去用,就去反复的琢磨,反复的去实践,你理解就会更透彻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杨方配资-配资交流平台-个人炒股配资-股票配资线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