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6 08:27:47
冬日的风掠过长武街头,转角那家西式甜品店里,两个可爱的小姑娘举起手机对准了色彩缤纷的水果蛋糕--她们要把这份精致的甜蜜晒到朋友圈里。蜜雪冰城的队伍蜿蜒到路口,有人哈着气跺脚,却仍笑着跟店员说“多加点珍珠”。这场景热闹得像首现代诗,却总让我想起三十多年前的西门什字,想起那些裹在手帕里的老式糕点。
糕点是过年的“仪式感”
有人说,喜欢怀旧的人都是懂得珍惜的人。在寒冷的北风里,年的脚步越来越近,童年的故事也越发变得清晰。三十年多前的长武,大家刚刚解决了温饱,手里也有一点点余钱。进入腊月二十后,西门什字周围全是诱人的糕点摊:鸡蛋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、羊角蜜闪着琥珀的光,张口饺子扭着黄色的花边,天鹅蛋圆滚滚裹着白糖……虽不如现在的西式点心精致,却是我们那时走亲访友最金贵的礼物。
爷爷当年在长武书坛颇有名气,大抵是碍于文人的面子,写了春联却不愿上街去卖,便把任务交给了我们四个小孩。表哥表妹从小在街边长大,跟许多生意人都混得熟络。在他们的带领下,我们在糕点摊旁边占到了一个有利地方,很快就将对联挂起来招揽生意。
展开剩余74%人们一听是长中白老师写的对联,都说要赶紧收藏。临近中午时已卖出去一半。这时,爷爷上街前来“视察”,听了上午的“业绩”后他非常高兴,转身便到隔壁摊子买了一大包糕点。我们捧着麻纸包,手指冻得通红,却迫不及待咬上一口——水晶饼的酥皮簌簌掉渣,江米条上面的白糖甜得人眯眼,连羊角蜜里的蜂蜜都带着阳光的温度。那一刻,北风好像软了,冬寒好像化了,我们的笑声撞碎了街角的冰棱。
一副对联换一份温情
下午收摊时,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。一位穿着破棉袄的老爷爷在我们摊前站了好久,他摸了摸衣兜的手又缩了回去,轻声说:“娃娃,我……我没钱买对联,可过年想给门口贴幅红。”
看着老爷爷可怜的样子,我们毫不犹豫地将最后一副对联叠得方方正正地送给他,而且还把打算攒到明天吃的一个张口饺子塞到他的手里。老爷爷并没将糕点送进嘴里,而是用他的粗布手帕仔细地包起来,放进贴身的衣兜里。也许,他会留给自己最惦记的人。临走时,老爷爷激动地连声说道:“你们这些娃娃,长大都是大学生!”
老糕点铺里的“笨功夫”
三十多年后的今天,隐匿于长武街头的老式糕点铺就只剩下北新街的“鱼氏糕点铺”了。提起这种“土味”点心,长武人都会倍感亲切。
老板鱼海涛告诉我:“民国时期,长武因为地处陕甘交界处,山西、甘肃、宁夏的很多商人都来长武做生意,非常繁华,人们吃穿用度喜欢追求时兴,人称 ‘小上海’。长武城里有一位商号老板叫黄贵儿的,他做糕点的手艺那是闻名陕甘,后来他家铺子越开越大,生意越做越好,成为了当时县里的首富。黄贵儿有个外甥叫宇德怀,继承了他舅舅的这门手艺。八十年代初,北新街好多人都跟随年老的宇德怀学习糕点制作手艺,纷纷在自家门前开起了店铺,成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。因为做糕点是个辛苦活,后来大家都转行开了灯具店、针织店、服装店,还有大超市,最后也只有他们一家坚持到了今天”。
现在的鱼氏糕点铺,月饼还是用传统模具压出来的,张口饺子要在蜂蜜里浸一天。鱼海涛说:“机器做的甜是死的,手作的甜有温度。”有人劝他把店面装修成网红风,他摇头:“老顾客就爱这股子土气,他们买的是回忆,是过年的仪式感。”
老味道是时光的密码
如今的长武,西式甜品店越开越多,可总有人专门绕路去买鱼家的糕点。有人买给住院的老母亲,说“这是她年轻时最馋的”;有人买给孩子,说“你爸小时候就爱吃这个”;甚至有游客专门打听着来,说“要尝尝长武的老味道”。
那些藏在糕点里的甜,是爷爷写春联时的墨香,是老爷爷裹糕点的粗布帕子,是鱼海涛揉面时的专注神情。它们像一根无形的线,串起了三代人的记忆:过去的人用甜对抗苦,现在的人用甜记住甜。
冬日的风还在吹,我捧着刚买的水晶饼,一口咬下去酥地掉渣。甜,还是三十年前的甜;暖,还是三十年前的暖。原来有些味道,从来不会被时代淘汰——它们只是换了种方式,藏在老街的货架上,等我们回头去尝。
图文:白曙红
发布于:北京市杨方配资-配资交流平台-个人炒股配资-股票配资线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